「Wow,這個主意太好了,可是公司內部方向不大一樣…」
常常,在工作的過程中,會接觸到陶多多與公司營業相關而又不太一樣的資訊。而將這些資訊消化、吸收之後,會不會想到一些不錯的主意?而這些看起來不錯的概念,是否又與市場息息相關?
「唔,如果用這樣這樣子的手法,可能銷售額會增加」
「如果包裝成這樣子的產品,可能推廣會更簡單」
「以公司現在的資源,往那樣子的方向前去,應該會有更好的結果」
「現在往這個市場邁進,會有美好的將來」
問題出來了。
今天,主角顯然不是一家公司的最後決策者;就算是副總、協理也一樣,甚至是沒有決定權的總經理也算。當心中更為合理的架構出現之後,會發現手邊的現況,似乎是越來越不合理…除了公司經營的方向,包括預算上的分配、人事的運作、以及行銷手法、公共關係等,都會慢慢的與理想中的方式越來越有偏差。
並不是公司變了,而是人變了。變得有自己的思想了。
並不是說人的改變一定會更好,因為陷於這樣子的狀況,可能只會讓正直而又無法痛下決心的自己越來越痛苦;甚至引起公司內部的衝突、架構性的毀滅。也不是說人的改變一定是不好的,因為工作者(不管是不是知識工作者),應該在越了解自己的工作,越認同自己的工作方式時,才會在工作時越快樂吧!
公司不做跟自己一樣的決定,並不一定有一個很簡單或是很複雜的原因的。
不管怎麼說,公司能夠以那樣子的方式存活的今天,一定有自己特有的一套方式與應變的方法。不論是老闆關係好、公司運氣好、產品雖無特色但足以存活、甚至是背後金主聲音大,都是公司的特殊能力。當然,不能否認一個更有可能的原因:公司的做法在衡量過陶多多的狀況後,是當時最好的做法。位階不夠高的自己,也只有看到事情的一個面而已;誰敢說白手起家的老闆,從一開始到現在就都是豬頭?如果真是豬頭,又怎麼能讓公司活得到現在?還養得活自己?
問題是,來不及了。已經想到這些事情的自己,怎麼來面對看似充滿希望而又危機四伏的未來?
你可以試著去改變身旁的環境,你可以換一個工作,當然,你也可以考慮一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