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打開電視或是廣播時,應該常常會聽到主播或球評用一句「我們從紀錄來看…」或是類似的開場白,來帶出一些棒球場上曾經發生的事情,來推測將要發生的事情。比如說,「這位球員在去年面對這位投手的打擊率相當高,似乎對他投的球就是很有辦法,所以在這個打席,投手要投得謹慎一點,不然被安打的機會應該也相當高!」
當然,紀錄是時間累積之後的統計數字,只要取樣數目夠大,其實可信度還是相當高的。但是我們在討論這些的前提,則是在引用某個數據時,對這個數據是否有足夠的瞭解?以及它帶出來的問題,是不是在這時引用這樣子的數據是正確的?
也許問題沒有這麼嚴重,但是還是想藉著討論這樣子話題的機會,來引見一個大家很熟卻又不太熟的數據:「四死球」。
在中華職棒聯盟的紀錄裡,「四死球」指的是三種數據的總合:「四壞球保送」、「觸身球」、「故意四壞保送」,其中顯示出來的還只有前面兩項「四壞球(保送)」、「死球(觸身球)」而已,還順手將常因戰術而發生的「故意四壞保送」簡單地歸納到「四壞球保送」裡面。
而在任何一個國外指標性的網站中,其實只能找到這三者的分列數據:BB(Bases on Balls, or Walks,「四壞球保送」)、IBB(Intentional Walks,「故意四壞保送」)與HBP(Hit by Pitch,「觸身球」)。甚至在打者紀錄的分類中,通常也都只有列出與打者選球能力有關係的「四壞球保送」項目,而將「觸身球」與「故意四壞保送」放到需要更詳細的資料時才會看到的頁面。
為什麼這麼大費周章?幹嘛不通通放在一起就算了?
因為,這些紀錄的本質是完全不一樣的。
「四壞球保送」指的是打者在仔細的選球下,針對投手出手的球路在分辨與判斷之後,靠著自己的眼力所上壘的能力與結果。投手在投出每一球前,都會希望打者對壞球出手而放過通過好球帶的球,讓打擊者的揮擊策略失敗;而打擊者在投手掌握了主動權時,怎麼反過來避開引誘性的投球,而能夠以眼力上壘,也是能力的一種表現!
「觸身球」反應出來的,頂多是「投手面對該打者的內角球比例較高」、「打者閃躲近身球的能力不夠」,或是「打者用護具輕敲近身球的能力強」這種與上壘能力稍有相關的數字,後面兩個解釋還有互相抵觸的情形發生;但是結果就是打者靠著自己的皮肉之傷(或是只有擦到球衣)上壘,在計算某些數據時,還是勉勉強強能夠與「保送」相加並比較。
「故意四壞保送」說起來就跟打者在該打席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更沒有相關了,主要出現的條件,都是防守球隊在一壘是空著、又是無人或一人出局時,為了增加雙殺的可行性(通常傳二壘再傳一壘是最常發生的),把打者故意保送到一壘去。當然打者的能力也在評估的條件當中,只是這類數據(打擊率、長打率、打點製造能力等)都已經在其他統計數據中出現,與打者的選球能力完全無關,甚至可能連碰到球的機會都不給,因此與前兩項是有著最大的不同!
因此,在聯盟簡單地將「故意四壞保送」歸納到「四壞球」裡的時候,會發生計算上的盲點,甚至在引用數據時,都會發生錯誤。當然「故意四壞保送」發生的情形相當少(本季至今只發生九次,其中彭政閔佔了四次,這從他的所有打擊數據都應該看得出來),硬說不太會影響其他數字是也無妨,可是在以這種心態統計數據時,會不會讓球迷忘記這些數據的本質是什麼?
很多人會覺得國外很多數據算起來都很繁複,像是中華職棒聯盟在計算上壘率時,只是簡單的一個式子:
- 上壘率=(安打+四死球)/打席
但是在MLB的網站上,上壘率的計算卻一項項列得相當精確:
- 上壘率=(安打+四壞保送+觸身球)/(打數+四壞球+觸身球+犧牲飛球)
首先我們看到偏戰術性的「故意四壞保送」並沒有出現在MLB計算上壘率的數據之中,並且在分母時沒有加上同是屬於戰術性的「犧牲短打」。這是因為在看「上壘率」的時候,應該想要看到的是「打者以自己能力上壘」的能力,而非僅僅是「打者上壘的機率」。如果是後者的話,是不是也要將野手失誤讓打者上壘的結果也列入計算?
不把這些搞清楚,數字永遠都只是數字。但是當中華職棒官方的數據都沒有分得這麼清楚的時候…也許大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