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賽制、提升整體實力!

再隔半個月,就是我國棒壇第一次以國內外的職業選手為主力,進軍奧運的決勝期了。而在美國連參賽權都沒有的狀況下,中華健兒可以用「旅外投手、中職野手」的陣容,在奧運中(甚至在世界上)奪得多好的名次,一直是眾所矚目的敏感話題!只見如「應該是日本職棒的二軍」、「頂多是美國2A的層級」、「中華職棒至少比韓國職棒厲害」等等言論四處奔流,甚至有人主張「等平均入場人數超過兩萬五千人,再將棒球稱為『國球』」的奇妙想法,而沒有先注意到職業棒球中「賽制」的重要性,實在十分可惜。

尤其當「棒球」是一種極重視「實戰經驗」的運動,不論是講求科學主義的美國,或是精英主義的中國,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由個人的先天(或後天)條件,去準確地判斷這位選手的實力,僅能由在農場(在美國是小聯盟、在日本是二軍、在台灣…頂多說是成棒比賽吧)的實戰成績,去調整選手的狀況。甚至Oakland A’s的Billy Beane,還能因為一些潛在的數據讓小市場球隊年年在明星賽後的成孕璈鬗滫k,獲得Money Ball的稱號,還有財經專業的作者Michael Lewis為它出書呢。

當然不是說「成立二軍」、「落實主場制度」、「加強選手自我意識」這些事情是次要的,而是當賽制有所改變的狀況一旦發生,這些事情都有機會自然落實。比較起來,用國家決策或主管機關的硬性規定,因而產生的怪異代訓制度,難道就比較好?且慢慢看來,簡單的季賽制度改變,可以在可見的三五年(很長嗎?對長期發展來說,很短!)內,能夠有著如何的成效!

現行中華職棒的季賽制度,十五年內幾乎都以「一年一百場以內、每週以三連戰為主」的賽程來做安排的主軸;如此安排的結果,在非天候的因素下,每支球隊在每週大概只有三到四場的出賽,而一年的賽程就會從三月(有時候是二月底)一路打到十月(今年因為奧運會打到十一月)。這樣子的賽制會出現哪些問題呢?

一是【三洋投制霸全局】。幾乎每支球隊都會聘請三位理論上是王牌等級的外籍投手,尤其是以先發為主;只要不遇到四連戰,三位洋投輪番上陣,當然勝券在握。只是這樣一來,本土投手既缺專業教練調整,又無法下放二軍提供實戰經驗,讓原有的實力也只能退步無法進步,遇到狀況也很難補起漏洞;結果當然是日漸失去舞台,就算本是國家代表隊等級的投手,也僅能紛紛自第一線退下。在只有五十場左右就決定總冠軍戰門票的狀況下,當然能贏一場就是一場,身手好的本土投手也有可能因為訓練不足,加上出賽過於頻繁,而提早掛出免戰牌。結果呢?我們可以算算參加2004雅典奧運的投手有多少是剛進職棒、有多少是成棒選手、更有多少是在海外接受更高挑戰的選手,就可以知道目前賽制對「培育本土投手」佔有多大的重要性:當然是很少。

再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結果,則是【打者調整不易】。一週比賽就算是最密集的四連戰,可能是被安排在禮拜二、禮拜三跟禮拜五、禮拜六,更不用說前一週與下一週很可能是鬆散的三連戰,禮拜四、禮拜五與禮拜日。狀況好的打者,很可能好個一兩天就休息一兩天,讓手感沒有辦法因為賽程的延續而維持住;狀況不好的打者,也會因為比賽密度與強度的不足,只靠著打網子就能上場有好表現。當然前面提到的投手問題也會間接影響到打者,由於外籍選手常是年齡較高、經驗豐富的投手,與年輕打者硬碰硬的機會減少很多,更别提一旦先發洋將出了問題之後,接手的本土投手狀況不佳,讓打者幾乎僅能靠天份、經驗與狀況(甚至是運氣)發揮,自然沒有辦法自我挑戰到更高的境界。

更不用提在既有指定打擊、又可以靠一年一聘的外籍選手支撐大局時,教練在戰術、選手狀況與其他部份,只要中規中矩就能發揮戰力,而造成的實力停滯。先發投手群每週固定的出賽,讓選手可以簡單控制狀況難以維持的打者擊球能力;打者又在無法每天遇到實力高強的投手下,又缺少適當的制度(像是球員交易、二軍、自由球員…等等)下,大多數無法將自我提升的意識與旅外球員比較,自然整體實力雖然一年一年有較為進步,但仍然沒有大幅提升的機會…

問題有這麼多,難道更改了賽制,就會有所改善嗎?

我們先假設新的賽制要怎麼規定比較緩和好了。目標如果放在「與日職看齊」,就像日職將眼光放在大聯盟每年162場比賽一樣的話,希望十年內,中華職棒可以一年有140場比賽。當然這不是一時半刻改變的了的,所以我們先假設新的球季每隊可以有120場比賽(比韓職要少,他們有133場),而且較為密集地分佈在三月至九月,外籍選手的使用也依照現況,維持在三人。這樣子的話,每週都將會是所謂的「四連戰」,如果上下半季間有空檔,有部份賽程還將被排為「五連戰」!

假設球迷依舊熱烈進場、聯盟有足夠人力、裁判人數與素質沒有問題…咳。再來按照合理的推論,會發生哪些事?

首先,每個球隊都應該要增加人力,尤其重點會放在本土投手的質與量。由於每周比賽增加到四至五場,就算外籍選手三人都是先發型投手,都還會有至少有「第四號先發」、「第五號先發」、二至三位「中繼投手」、「救援投手」甚至在差距拉大時派上的「消化局數投手」的空缺。這些人限於規定,當然是只能用本國籍的投手擔任,這樣不但會讓現在無法上場的本土投手們增加釵h上場機會,球團也會更注意本土投手的來源與培養,而不單只是將目光放在立即可以上場的即戰力-因為即戰力一年就是那麼幾個,絕對不敷這種賽制下的人才需求量。

再來各球團將要考量到的,會是各個位置的替補選手與板凳選手的深度。在這裡解釋一下所謂「替補選手」與「板凳選手」的差異,前者指的是因為要因應密集賽程所造成的疲勞度,在先發選手完成適當任務後,在球賽後半能夠上來替換掉先發選手的球員們,甚至在延賽造成的雙重賽(一日兩賽)中,也會有吃重的表現;至於後者則是更少上場的選手,但是由於替補選手的大量使用,會讓各球員的負荷平均提升不少,也會有受傷機會的增加,這時雖然替補選手會補起先發選手的位置,板凳球員們也應該要適時補起替補選手的洞。

而密集的賽程,將讓打擊者更能讓自己的狀況維持在高峰,就算是落入了低潮,也比較有機會以戰養戰,造成投手極大的威脅。為了更有效率地解決打者,投手將學會怎麼調整並加快比賽的節奏,以及從各方面加強球速、控球與變化球等武器;也因為非先發選手的密集出賽能夠快速累積成績,會讓目前「先發」、「板凳」兩大族群的實力接近釵h,除了讓跑在前面的優秀選手要自我提升,也將提供機會給成績較差的球員,激勵他們提升自我,在達到球隊的要求後,爭取更多的機會。

在投手與野手的質與量不得不增加時,教練除了將先發九人安排好之外,怎麼調節先發選手與其他選手的出賽頻率及狀況,會成為一大新課題。這時現有「每隊二十五人」的規模,將成為教練團與選手的限制,因為僅僅「堪用」以上等級的投手,就將佔掉十個名額;整體選手名單的配置,將更像目前國家代表隊的陣容-而且是都有上場機會的。這時球團必須正視「球探部門」、「選手培育」與「球員交易」等議題,才有可能增強自己的實力,進而應付新的賽制。當然,如何安排這二十五人之外的球員?自然會有二軍制度出現,讓無法在季賽露臉的球員們,也能藉由各球團間的訓練賽事(這個制度比較像日本二軍,比賽可能門票都不一定會收費,主要目的是以訓練球員為主)累積經驗,或是讓表現不好的先發選手下放調整。

當然因為如上所述,場次增加將增加球員的質與量,一方面球賽的精彩程度也有機會吸引更多球迷入場。與現在的賽程相比,「多到滿出來」的棒球比賽,也將成為社會議題之一。現在的球迷得一邊看著賽程表,一邊找自己所在地到底到什麼時候才會有比賽;但是當比賽多到一個程度時,等於整個棒球比賽的勢力範圍將擴張至一般人的生活之中,球迷便不需要等待特殊時機才進場,消費型態也將會從「挑球隊」改變成「挑地點」,也就是挑自己近的球賽去看,因為幾乎每天都有球賽在三個不同地區進行,可以成為當地居民生活的一部份。這樣子「屬地主義」便能順理成章,只是終究還是會有「超級吸票機」的比賽,則是無可改變的結果。

那麼回到我們的主題:一年120場、安排在三至九月間的賽程,會不會太密集了?最後作者僅提供美國職棒目前從Single-A到Triple-A的賽程資料,讓各位與中華職棒比較,答案自在你我心中。

聯盟名稱 成立於 季賽場次 球季開始 球季結束 隊伍數目 平均觀眾
Triple-A
International League 1884- 144 4/8 9/6 三分區、十四隊 6,466
Pacific Coast League 1903- 144 4/8 9/6 四分區、十六隊 6,006
Mexican League 1955- 100 3/17 6/23 兩分區、十六隊 -
Double-A
Eastern League 1923- 142 4/8 9/6 兩分區、十二隊 4,725
Southern League 1964- 140 4/8 9/6 兩分區、十隊 3,817
Texas League 1946- 140 4/8 9/5 兩分區、八隊 4,857
Single-A
California League 1946- 140 4/8 9/6 兩分區、十隊 2,196
Carolina League 1945- 140 4/8 9/6 兩分區、八隊 2,985
Florida State League 1946- 140 4/8 9/6 兩分區、十二隊 1,356
Midwest League 1947- 140 4/8 9/6 兩分區、十四隊 3,589
South Atlantic League 1960- 140 4/8 9/6 兩分區、十六隊 3,074

註一:此為2004的賽程制度,觀眾人數的統計為2004/7/29之前。
註二:釵h小聯盟並非持續生存,目前列出為現存聯盟的成立時間,而不是最早的成立時間。像德州聯盟應該是1888-1890、1892、1895-1899、1902-1942,以及1946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