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我們來看看球隊或球員,與其他廠商之間的關係。
至於各種購買廣告看板、球衣貼布、票根廣告,以及其他各式各樣邀請球員或教練擔任代言人的廠商,期望的除了曝光的機會之外,更在將「球迷支持度」轉換成某些力量-尤其是消費力量上著力甚多,也此成為目前國內球隊經營的主要助力!雖然兄弟象隊的球衣被戲稱「乞丐裝」、「金縷衣」,但是在此過渡的招商階段,雖然其他球隊並不一定以為然,但畢竟球季間每週固定三至四次、每次平均超過三小時的電視曝光效果不可小覷,還是得循類似管道尋求贊助,以求增加收入。
關於這點,也有許多人提出各種看法,包括「大聯盟與日職的球衣上都很乾淨」、「F1賽車手還不是貼得滿滿的」兩種正反意見亦在所多有。作者在「Logo攻防戰」中所提到相關的棒球規則,以及在台灣與美國同時間發生的例子,也許是最好的對照吧!
可是在球員領了比一般薪水族較高的薪水時,反過來看,球隊也發出了較一般(中小)企業為高的薪資,加上球員的訓練、整支球隊的後援系統、在全國出賽的交通食宿成本、以及其他相關或不相關的支出,計算方法也與我們週遭的公司不十分相同…在1996到2001這段棒球的黯淡期,球隊的存在意義在於存在本身,卻非商譽或營利;現在更可以回頭看看,「存在」這件事的重要性呢。但是當大環境變好,球隊們發現這些支出是有可能從贊助廠商處節省、甚至賺回來的時候,球隊與廠商就成了互相吸引的關係!在商言商,廠商一定是看在將一定金額投資到某球隊時,後續有可能發生的利益才會出手;球隊之間也會使用各種(球迷看起來對或錯)方法,換得廠商的睛睞!由於雙方都是公司與公司間的互動或金錢交易,自然一切小心為上,並且會日漸往「符合資本市場」的方向前進。
話說回來,當球員領球隊的薪水打球、球隊拿贊助廠商廣告預算的同時,最後想要討論的是一切的基礎:球隊憑什麼賺球迷的錢?談錢傷感情?可是,我們在說的是「職業棒球」耶!在英文裡,可是「play baseball for money」的意思!怎麼能不說呢?
當然,講起球隊來自球迷的收入,至少可以分成這幾種:最直接的「門票收入」、稍為間接一點的「周邊商品製作與販售(或授權)」、更遠一點的「以收視率換轉播權利金」、甚至「為母企業體帶來長久的形象收益」等等。
由於國內球場均為公有,六支球隊中也僅有統一獅隊認養台南球場、La New熊隊任養澄清湖球場;而若說到2005年的實施主客場制這事,其實也只有La New熊隊敢把50場主場全部安排在自己認養的球場而已。統一獅在台南安排了約40場,算是次多,而號稱台中球隊的興農牛,也僅安排了不到30場主場比賽,還次於將重心擺在大台北地區的兄弟象與誠泰Cobras(各約30場)!至於原本認養嘉義市球場的中信鯨隊,更除了安排近半主場賽事在台北外,其他散在全國各處。
也因此,首先提到的「門票收入」便無法像美日韓各國職棒一般,以根據地來分「大市場」、「小市場」球隊,因為每年球隊都會隨著賽程的安排,一方面以集中或分散的方式至各地比賽、深耕並推廣棒球,另一方面也會考慮到移動成本、經營成效等等,逐年調整主場場地與賽事多寡!形式與海外殊異,精神卻無不同;只是有些人著重長治久安、有些人迫於壓力且戰且走,倒也無法太過苛求(或是求了也無效?)。
講到商品開發與販售,不得不提在個人評估時光譜的兩端:人氣一番的兄弟象隊,以及日系血統化的誠泰Cobras。
雖然挾著累積二十年以上的人氣,兄弟象隊在商品開發上,一樣是進入「再起步」階段;身為國內球迷最多的球隊,就因為人氣最旺,反而無法一下子很精確地掌握到球迷背景,僅能以「各方嘗試」的方式開發商品、或是尋找授權製造的廠商。但是由於這三年內,棒球環境起步的快速,很快就讓原有人手僅能勉強應付、卻可以繳出不錯成績的奇怪局面;也讓市面上可以看到貼身到陳致遠代言的四角男內褲、或是眼鏡行與手錶行的海報、以及各種電視廣告也有黃衫軍的蹤跡…
至於另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則是在初正式成軍(其實誠泰銀行早在2001就與職棒結合、但到2004才正式在中華職棒出現誠泰的隊伍)時,就先付出超過一千萬台票的設計費用,請日本設計師主導所有球隊相關的視覺效果:包括球隊「響尾蛇」的標誌、球衣設計、商品設計與走向…再加上教練團幾乎是所有老球迷的共同記憶,就讓很多別隊球迷(甚至不看球的朋友)被這些因素吸引過去,購買相關人氣商品、或是甚至加入成為誠泰銀行卡友!雖然看臺上的人氣一直處於弱勢,誠泰球隊卻在商品上成為異軍突起的強大組織!
但是由於前兩項主要的球迷收入,都發生在球場內,因此也有球隊早已希望在票務與販售商品上,進行一些改革規劃;包括季票、劃位、會員等等服務,更有將貴賓室規劃給球迷的想法;而對現在在球場很克難地販售的小販式經營,也有提出改良方式。只是,許多仿自國外球隊(或球場,其實幾乎是同一件事…這是講到此處,國內職棒的最大致命傷!)的制度,會因為限於國內球場的硬體設施與規劃,而讓計劃無限期擱置,幾乎完全無法執行!
這點卻常會成為球迷垢病之處:「為什麼身為國內運動龍頭的職業棒球,沒有辦法與海外棒球先進國家觀念與腳步一致?」就像大多數國內公司多屬中小企業,無法與美日本土國際型公司相較一般,不僅客觀環境(國家的運動風氣、消費水準與習慣等等)相差甚多,連公司規模、球迷數量等基本需求,甚至發展程度(美日怎樣也算成熟期、國內卻在「再起步」階段)都遠遜這些參考目標…加上網路媒體的發達,讓國內球迷多半對各種制度知之甚詳,自然不滿之心油然而生。
只是,如果回到原點,這些就是「職業棒球」了嗎?字義上看,也許是。球隊拼了命在利用商業的方法求生存、甚至求賺錢,更不用說還要考慮到這六支職業球隊各自的背景與先天的限制!
但是,這樣就夠了嗎?就是職業棒球了嗎?
我曉得,各位看倌的腦中一定很大聲地響著類似「不是啊!不是啊!怎麼可能!明明○○○、●●●還是◎◎◎…也都要考慮進去啊~哪有這麼簡單就叫職業棒球的?」的聲音~
對!就是那些!那些就是我希望您想的!說真的,在很多新聞都無法全然相信的現在,我們思考判斷的能力,才是真正應該影響職業或業餘棒球、甚至其他公共政策的唯一基礎!如果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意見或想法,可以到TWB的討論天地來,發表您的見解,並補充您認為本文所缺少的論點!當思考這些事情的人越多,未來的棒球環境,就有機會更好!是嗎?